肉铺哥的“飞驰人生”
成都人廖建今年32岁,他与家人共同在成都的菜市场里经营肉铺买卖。在肉铺老板的身份之外,廖建有一个将其作为“人生理想”的爱好——无人机运动。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在成都召开,无人机运动是比赛项目之一。在体育竞赛中,无人机运动项目是一项由运动员操纵无人机在最短时间内穿越和绕过障碍物到达终点的比赛。运动员需佩戴专用眼镜,前视摄像头会将比赛视频实时传输到运动员的眼镜上。而一套完整的设备,价格在3千到数万元不等。
今年,这位肉铺老板有一个想法——他准备参加在成都举行的无人机项目国家队选拔赛,为自己的理想再拼一次。
早上“卖肉” 下午“飞飞机”
廖建已经接触无人机运动项目8年。2016年,因为一次偶然,廖建刷到了了FPV(First Person View)无人机,也是人们常说的“穿越机”。心生好奇的他,购买了自己人生第一套穿越机设备。
设备拿到手后,廖建对穿越机的热爱便一发不可收拾。从那时起,廖建会在早上和家人一起操持肉铺,在下午收摊后去独自练习飞行。渐渐地,廖建认识到圈子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尝试着去参加比赛。虽然结果并不都尽人意,但廖建很享受比赛的过程。那时候,廖建说不出来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坚持训练。他把自己的训练总结为“就是喜欢飞机”。
后来,为了照顾家庭,他暂停了自己的训练计划。

兴趣爱好一旦放下就很难再拾起来。在那段时间里,他无数次在视频软件上浏览到FPV的相关视频,这位肉铺老板心里痒痒的。有一天,一部电影让廖建的心里重新燃起了火花。
“《飞驰人生》这部电影里,主人公对自己梦想的热爱和坚持给我启发很大。我那时候就想,等到小孩大一点,我绝对要重新回坑。”廖建说道。
2021年,廖建又重新拾起了他热爱的运动。
开着拉肉的面包车去训练
刚刚“入坑”穿越机的那段时期,对于廖建来说并不容易。
“那时玩穿越机的人不多,网上的资料也很有限,我只能靠自己摸索,第一台机子花了三个月才组装好”。每一个参数的设置,都需要极高的精确度。“某一项的参数没有调好,就会导致炸机。调试的参数调不对就要靠自己去试验,一次一次的试,一次一次的炸机”。廖建已经忘记了调试了多少次,才第一次调试成功。

时间的安排也有产生了一些矛盾。作为一名肉铺老板,他每天需要花大量时间在肉铺里,而作为一名丈夫和父亲,他还需要照顾家庭。他只能在工作和家庭之外的时间里,挤出来练习。“虽然一天很忙,但是很充实”。
廖建和儿子
摆在廖建眼前的还有另外一个难题,没有合适的练习场地。无人机运动项目需要专业的训练和比赛场地,场地里会设置各种障碍物。无人机需要在飞手的操作下穿越拱门等障碍物。
廖建决定自己创造条件。“我买了训练的器材,比如需要穿越的拱门等。每天自己开上拉肉的面包车,把门拉到一片空地,自己去摆门。一个人摆的话大概需要一个小时,飞完再拆了装到车里回家。下午两点到,五点结束。除去摆门、换电池的时间,实际练习总时长不超过两个小时。”这样一来一回的“折腾”,廖建持续了一年多。

“虽然有时候也会感到疲惫,甚至想放弃,但后来又想想,我还是喜欢飞机。不断地失败,不断地炸机,不断地维修,不断地练好动作,最后能丝滑柔顺地过去,我还是很快乐。有时候机子虽然炸了,但是回去维修让它重新‘复活’,我也是快乐的。飞得越来越好了,我更快乐。”对廖建来说,“飞飞机”的每一秒,“都很快乐”。
“我还是喜欢飞机”
对于廖建来说,相对比赛的结果,他更在意自己技术的进步。他说,飞行不仅是比赛,更是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每一次飞行,他都努力比过去的自己更快、更好。
在廖建朋友的眼里,“即使有家庭和事业,廖建依然坚持参加穿越机比赛,这种毅力我很少见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不断探索和提升自我,很难得。”
对于廖建来说:“享受飞行的过程比任何结果都重要。”
2024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无人机项目)锦标赛暨中国无人机国家队选拔赛结果公布后,廖建遗憾落选。看到结果后,廖建笑着说,“我不会放弃飞行,因为我热爱这一切。就像沈腾在《飞驰人生》里说的,‘我还是喜欢赛车’。而我还是喜欢飞机”。

因为热爱,许多像廖建这样的飞手共同推动着这项运动的前行。自2018年以来,中国无人机运动的参与者人数从数千,增长到了如今的十几万。
2025年,成都将迎来世界运动会,无人机运动是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在未来,这项运动将登上更多的竞技舞台。无关金牌,这是对那些怀揣梦想、勇于追逐的飞手们最好褒奖。
编辑:任 静 夏茂兰(实习)
校对:陈琬蓥
审核:李燕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