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青椒”志愿者风采展①|他们的身影始终与盛会相伴
当成都的烟火气
遇上世运会的激情
“小青椒”们正用青春书写
属于这座城市的志愿服务故事
此刻,就让我们走进成都“小青椒”志愿者,聆听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主动挺膺担当的青春故事。
服务岗位:赛时指挥中心志愿者

作为“小青椒”志愿者代表,我曾在成都世运会倒计时100天誓师大会作表态发言,表达了全力以赴助力办好一届精彩圆满的国际体育盛会的决心。这段时间里我在培训中扎实掌握了外事礼仪、应急处置等专业技能,已经做好了上岗的各项准备。
我们既是赛事保障里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也是文化传播中连接中外的“纽带”——用专业服务筑牢保障基石,用满腔热情向世界展示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风采。在校期间的志愿服务经历让我对青年担当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是坚守岗位的执着,更是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的胸怀。世运会开赛在即,我期待让全球宾客真切感受成都的包容与创新;更盼着用我们的微笑与行动,为中国青年写下生动注脚,让世界看见这份青春力量。
四川农业大学 李沁娟
服务岗位:开幕式通用志愿者

我曾经是一名大运会的“小青椒”,在大运村协助开展志愿者管理和保障工作,积极提供语言支持及现场协调等服务。如今有机会继续服务世运会,让我倍感责任在肩——我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投入岗前培训与全要素彩排,熟练掌握各项技能,用真诚的微笑、贴心的服务,让每一位来到成都的友人感知大美蓉城的格局气度,享受天府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国际都市的开放包容,让全球一同感受成都世运会的“运动无限,气象万千”。
西南石油大学 王誉璇
服务岗位:香城软式曲棍球场馆中心仪式服务志愿者

大一那年,成都大运会的凤凰山体育公园场馆颁奖台曾悄悄记下我第一次穿上礼仪服时的紧张与骄傲,那份奉献与热忱就此在心里扎了根。如今,它将化作香城软式曲棍球场馆里忙碌的服务身影。从篮球场到曲棍球场,竞赛项目在变,场地在变,但“小青椒”的活力依旧:少了初见时的局促,多了应对时的从容;褪去了青涩,更添了专业的底气。世运会的舞台已在眼前,我要带着这份成长,让服务绽放更耀眼的光芒——用青春力量向世界传递成都的活力,更展现中国青年的时代担当。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曹欣悦
服务岗位:服务保障中心(气象局)志愿者

我是一名大气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得知有气象保障志愿服务的岗位后,我积极报名,希望能在世运会上用我的专业助力国际综合体育赛事气象保障工作。我将在工作实践中沉淀专业认知,用心学习各项气象服务培训。期待世运会开幕之时,我们的每一次精准服务都能为赛事顺利护航,让运动健儿们在蓉城的晴空下,尽情挥洒汗水、全力逐梦。而我也会在即将到来的世运盛会中,让专业所学真正成为托举梦想的力量,从气象领域的新手逐渐成长为能快速响应的“气象护航员”。
成都大学 张开义
服务岗位:世运村志愿者

我通过系统学习世运村场馆运行基础知识、工作要求及行为规范,深刻认识到世运村是一个为所有运动员提供全方位生活保障的核心场所,也意识到我们志愿者在保障世运村高效运转、服务运动员咨询引导、营造温馨氛围方面的关键作用。我期待与所有志愿者一起,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为各国运动员创造家的温暖。盼以青春之姿,架起世界对话的桥梁,用细致服务保障各国运动员,在世运村舞台,展现中国青年的担当与温度。
四川传媒学院 胡芮铭
服务岗位:开幕式志愿者

作为一名篮球二级运动员,我将体育训练锻造的坚韧品格与应变能力转化为志愿服务优势。担任成都大运会闭幕式旗手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体育精神与志愿服务的共通之处——都需要全力以赴的专注与永不言弃的信念。如今以更成熟的姿态投身成都世运会志愿服务,我期待在这场国际盛会中,用专业服务传递中国青年的热情,以体育人的拼搏精神和志愿者的奉献精神迎接每个挑战。相信这段经历必将成为我成长路上又一笔宝贵财富,让我在不同领域继续绽放青春光芒。
成都锦城学院 任勇奇
服务岗位:前期筹备志愿者

我协助开展成都世运会赛会志愿者信息统筹工作,我深刻意识到:每一份报名信息的背后,是一颗颗滚烫的心。成都世运会前期筹备工作是非常严谨细致的,根据场馆需求和志愿者专业特长,力求实现精准匹配、人岗相适,已经可以展望赛时期间“小青椒”们的服务身影。人岗相适是志愿服务高效运转的关键,我们要让每一份热情都倾注在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的脉搏与世运会赛事需求同频共振,以严谨之姿托举志愿精神于无声处铿锵,用青春力量点亮志愿之光。
青春志愿·世运有我——岗位各异,初心相通。“小青椒”们正在不同岗位上共同为世运会的圆满举办全力以赴,用专业护航赛事,用热情传递成都温度,让世界看见中国青年的担当,我们共同期待“小青椒”们写给世运盛会的青春答卷。
来源:执委会人力资源部(志愿者部)
编辑:张浩 熊烛影(实习)
校对:陈琬蓥
审核:李燕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