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运会气象环境保障进入冲刺阶段专班部署“三个关注、三个协同”攻坚举措
7月25日,距离成都世运会开幕仅剩13天,气象环境工作专班专题会议在省气象局预警大楼召开,会议由四川省气象局牵头,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共同主办。专班主要牵头人、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军主持会议,经信厅、公安厅等9个专班成员单位参加会议,共同为赛事期间的气象环境保障工作把脉定向、聚力攻坚。

成都此次盛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展示城市与四川形象的窗口。会议明确,气象环境保障工作将以“安全底线、协同高效、形象塑造”为关注核心,通过强化“风险共防、问题联处、舆情共应”的协同机制,全力筑牢赛事顺利举办的气象环境防线。
01
绷紧安全之弦 织密风险防控网
“安全是世运会成功举办的生命线。”四川省气象局局长彭军在会上强调,赛事期间正值盛夏防汛关键期,灾害性天气与臭氧污染等环境风险交织,复合型风险防控压力陡增。为此,专班将依托信息共享机制,联合开展跨部门、跨领域风险评估,确保“一处预警、多方联动、快速响应、闭环处置”。

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指出,结合历史数据,赛事同期极端高温引发臭氧污染、短时强降雨导致水体污染的概率较高,需提前筑牢防控堤坝。目前,环境质量保障方案已细化任务清单,涵盖工业源、移动源等重点污染源管控,以及饮用水安全、辐射安全等应急领域,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整改。
02
打破部门壁垒 锻造协同作战链
气象环境保障是系统工程,任一环节卡顿都可能影响全局。会议明确,气象、公安、空管等部门将无缝对接,优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关键流程;生态环境、经信、住建等部门将建立污染防控联动机制,强化工业错峰生产、施工扬尘治理等措施。
“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彭军要求,各单位需在资源调度、信息传递上深度融合,专班办公室将全程跟踪协调,确保问题不滞留、不推诿。钟承林也提出,将加强省市联防联控,加密气象会商频次,每日调度保障任务进展,形成“省级统筹、成都主责、区域协同”的高效运转体系。
03
聚焦形象塑造 筑牢舆情防火墙
世运会期间,社会公众对气象条件、空气质量的关注度将持续攀升。会议提出,要建立“舆情共应”机制,加强与执委会、网信办的联动,对热点问题早发现、早会商、早回应。
“不仅要做得好,更要应对得好。”彭军表示,专班将通过常态化应急演练,提升实战能力与舆情处置水平,充分展现“雪山下的公园城市”魅力。钟承林也强调,要以“成都蓝”“天府蓝”为底色,让世界感受现代化四川的万千气象。

目前,各成员单位已进入冲刺状态,围绕赛前隐患排查、赛时联防联控等环节紧锣密鼓地推进工作。随着“三个关注、三个协同”落地生根,这场盛会的气象环境保障网正越织越密,为世运会的圆满举办注入坚实底气。
来源: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
编辑:张 浩
校对:陈琬蓥
审核:李燕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