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8/13
15:36

中国队继续领跑金牌榜,历史首金与体育精神共闪耀

世运资讯
2025-08-13

8月13日

成都世运会巅峰对决继续上演

看台上、赛场外同样精彩

一个个动人画面传递美好……

 

       8月12日,成都世运会柔术项目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体育代表队在柔术大项收官日斩获1金1银。

       残疾人柔术在本届成都世运会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李雨财、郭奥组合拿下了肢体残疾混合双人柔术项目的世运会历史首金。他们在肢体残疾混合双人决赛中以167: 162力克德国选手亚历山德罗·朔贝尔/克里斯蒂娜·雅恩。王文强、潘天佑组合获得视力残疾混合双人柔术项目的亚军。

 

肢体残疾混合双人柔术项目冠军中国组合李雨财(右)/郭奥(左)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相信自己,一定要加油!”成都世运会肢体残疾混合双人柔术项目冠军李雨财握紧拳头,对着镜头大声地喊道。

       8月12日下午率先出战的是李雨财、郭奥组合。比赛开始前,李雨财取下了右小腿的假肢,跳着进入场地。如果只看上半身,很难想象他竟是单腿站立。“日积月累,训练时间到了自然就好了。”被问及如何单腿保持平衡时,李雨财表示,每天大概要训练四五个小时,早中晚都要练。

       据了解,成都世运会特别增设了残疾人柔术与残疾人自由潜水两个项目,为残疾人运动员搭建起展现竞技风采的国际舞台,让“体育无界限、人人可参与”的理念得到生动诠释。这是残疾人比赛项目第二次纳入世运会比赛,本届赛事设项和参赛规模均超过上届。

 

       作为洛杉矶奥运会的新晋项目,成都世运会壁球比赛于8月12日收官。法国选手克鲁安和日本选手渡边聪美分获男、女组金牌。

       渡边聪美用“速度、力量、智慧”来概括这项运动。在今天的第二局比赛中,渡边聪美面对争议性判罚主动向裁判说明情况,让对手得分。赛后她表示:“我想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玛丽(对手)身上,她也会承认的。”渡边说,她只希望在场上取得没有遗憾的胜利。

 

渡边聪美在比赛中庆祝得分。(新华社记者 李旭伦 摄)

 

     “我非常开心。今天(的比赛)在精神上很辛苦,气氛明显不同了,这是一个更大的舞台。我自己也很期待,也想赢得金牌,所以有些紧张。”赛后渡边聪美难掩激动,她称呼玛丽为难得的对手。接下来几年,渡边聪美将向更靠前的世界排名发起冲击。

       这是渡边聪美第一次来成都,“整个城市非常干净,看起来也很现代,这里还有很多大熊猫。”此前,她已经通过中国朋友们听说了成都这座城市。

       同样第一次来成都的,还有亚军史蒂文·玛丽,“前一晚我们去了锦里,又在城市里逛了逛,感觉很好。我没有太多时间去体验旅游景点,但我一定会再来中国。(成都世运会)给人感觉很棒,每个人都非常热情,志愿者也很好。总的来说,这一周是非常美好的时光,我非常高兴世运会在中国成都举行。”

 

       备受关注的跑酷比赛在成都兴隆湖湖滨开赛,日本队塩幡睦大和瑞典队米兰达·蒂布林分别获得男子自由式和女子竞速项目的金牌。美国男子自由式选手谢伊·鲁道夫认为,比起竞赛,这场比赛更像是一次朋友聚会。获得铜牌后,他表示:“这里太棒了,跑酷圈子里的人都来了。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这正是这项运动最棒的部分之一。”

 

男子自由式项目冠军日本选手盐幡睦大在比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女子竞速项目冠军瑞典选手米兰达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赛场上精彩纷呈

看台上、赛场外也同样精彩

 

       成都世运会的泰拳赛场,拳手们“你方唱罢我登场”,能始终“霸占”舞台的是来自泰国的四名乐师。

       作为泰国传统站立格斗术,泰拳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引人注目的仪式感。每场比赛开赛前,拳手都会举行拜师舞仪式。拳手们以此调整心理状态,为比赛做好身心准备,并以屈膝跪拜、合十祈祷等形式表达对祖师的敬意。

       此次成都世运会赛场上,为拜师舞仪式伴奏的是地地道道的泰国乐队。据乐队鼓手尼荣翁介绍,泰拳拜师舞音乐通常有三种乐器:爪哇管、小钹和鼓。他和乐队其他乐手一起学习和演奏泰拳音乐已有20多年。

 

乐队在泰拳比赛赛场边演奏乐曲。(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正宗的泰拳比赛,音乐大多是现场乐队伴奏,而不是播放录音。乐师们会根据现场赛况来适时调整演奏曲目。“通常我们在每场比赛首回合演奏的曲子是一样的。第二回合就有变化了,根据不同的比赛进程,我们会选择不同曲目来配合比赛。第三回合回到统一的曲目。”尼荣翁说,“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音乐节奏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急促。我们演奏音乐是为了启发和鼓励拳手更勇敢地作战。”

       成都世运会残疾人运动员Gianluca VISCONTI,他在开幕式上用一场丢掉轮椅的行走,温暖全网。从17岁发生意外至今,他的右侧身体便无法自由活动了。在体验“成都造”外骨骼机器人辅助行走后,他情绪激动:“和我一起飞起来吧!”

 

来源:新华社、成都发布

编辑:张浩 熊烛影(实习)

校对:陈琬蓥

审核:李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