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收猫”那些事儿~
八月已至,盛夏的热浪如同一位格外“热情”的不速之客,让大家有些难以招架,即便如此,也有很多小伙伴们来看心心念念的大熊猫。不过,当大家看到炎炎烈日下仍有大熊猫待在室外时,难免会产生疑问:“熊猫基地啥时候会把大熊猫收回室内?温度标准变了?”
别担心,今天小编就来解答大家的疑惑!
标准从未改变:
“收猫”温度标准始终是26℃
测量方式
该标准所指的26℃,是场馆外树荫下距离地面1.5米温度计的实测温度,并非天气预报温度。由于大熊猫活动场植被丰富,室外活动场内的体感温度一般也要低于游客参观区
为什么是26℃?
大熊猫天生喜冷怕热,当温度高于26℃时,通常情况下它们会主动回到室内,这是基于多年饲养经验和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
管理优化调整:
实施“一猫一策”精细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尊重大熊猫的自主选择,同时确保它们的健康安全,我们在坚持26℃标准的基础上,实施了更加精细化的“一猫一策”管理模式:
尊重选择
除必要清洁时段外,大熊猫进出室内外的通道始终保持畅通,它们可根据自身感受自由选择舒适的活动空间(室内外均备有食物与饮水)。即便室外温度还没到26℃,如果大熊猫自己主动回室内,我们会尊重它的选择,让其在室内休息。
健康优先
无论温度是否达到26℃,一旦发现大熊猫出现呼吸急促等不适症状,饲养员会立刻通过呼唤、食物引诱等方式,引导它回室内。
灵活顺性
对于那些状态良好、贪玩的“熊孩子”,我们借鉴其他大熊猫保护机构的成熟经验,在严密监护它们健康状况的前提下,尽量尊重它们意愿,让其在室外多待一会儿。但是,一旦大熊猫出现了不适症状,就必须把它们收回室内。
为何要实施“一猫一策”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熊孩子”特别贪玩,即使温度超过26℃,它们仍然留恋室外的广阔天地,或在树梢吹风,或在林间纳凉。
强行将状态良好的大熊猫收回,既不利于它们的心理健康,也违背了动物福利的原则。因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会更注重顺应这些个体的自然状态。但这绝不意味着放松管理,而是在更严密的观察和更精准的判断基础上,实现更个性化的照护。
小编总结
1、“收猫”温度标准不变:树荫下26℃(离地1.5米高)。
2、管理方式更加精细:采用“一猫一策”,在确保个体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尊重自主选择。
来源: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编辑:张浩 熊烛影(实习)
校对:陈琬蓥
审核:李燕霞